
這部片是導演AJ Schnack剪接一連串的城市影像,
去襯托Kurt Cobain本人的訪談聲音檔案,
是他對成長過程、對人生態度的思考與自述。
其實我並不很熟悉Kurt Cobain的故事與作品,
因為每每聽他的歌聲,
感受著他的情緒,
總被一種陌生的不安感所壟罩,
不清楚原因,
只是與其說"不愛聽",
"不敢聽"比較接近事實。
來看一部關於他的影像,
或許能因為更接近他的想法一點而找出原因也說不一定。
Cobain說話的聲音並不像唱歌時那樣帶著躁鬱感,
而是有些笨拙的緩慢聲調,
或許一個正在認真而無偽的自我剖析的人,
說話的聲音就會像這樣。
畢竟與自我的渾沌搏鬥、馴服,
再試圖整齊的展示給別人,
不是大家天天會做的事。
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這麼做吧。
隨著Cobain的記憶推進以及影像的漫遊,
我在陰雨綿綿的午後、
小巧陰涼的二樓播映空間裡,
漸漸被他談話間洩露出的敏感神經和矛盾感所包圍。
說來世上誰不矛盾呢?
我想每個人的差別在於矛盾的形狀大小,
還有是否正視它。
而Cobain似乎是壓抑著恐懼而去正視,
卻無法處理這巨大的矛盾,
而被壓垮,被吞噬。
(至於他的矛盾的形狀只有他自己看得清楚,
如果是大家都能了解的矛盾,
那絕對不棘手),
這便是這個人(或者說這種狀態?) 嚇壞我的地方,
也正是我不敢仔細聆聽Nirvana歌曲的原因;
聽著音響傳出的躁鬱歌聲,
好像在看著某種生物的標本...
它的傷痕卻沒被掩蓋修復,
永恆展示著它的死因。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